1)施工期造成球閥內漏的原因
①運輸和吊裝不當引起球閥的整體損傷從而造成閥門內漏。
②出廠時,打完水壓沒有對球閥進行干燥處理和防腐處理,造成密封面銹蝕形成內漏。
③施工現場保護不到位,球閥兩端沒有加裝盲板,雨水、砂子等雜質進入閥座,造成泄漏。
④安裝時,沒有對閥座注入潤滑脂,造成雜質進入閥座后部,或焊接時燒傷引起內漏。
⑤閥沒有在全開位進行安裝,造成球體損傷,在焊接時,如果閥不在全開位,焊接飛濺物將造成球體損傷,當附有焊接飛濺物的球體在開關時進一步將造成閥座損傷,從而導致內漏。
⑥焊渣等施工遺留物造成密封面劃傷。
⑦出廠或安裝時限位不準確造成泄漏,如果閥桿驅動套或其他附件與之裝配角度錯位,球閥將泄漏。
2)運行期造成球閥內漏的原因
①最常見的原因是運營管理者考慮到較為昂貴的維護費用對球閥不進行維護,或缺乏科學的閥門管理和維護辦法對閥門不進行預防性維護,造成設備提前出現故障。
②操作不當或沒有按照維護程序進行維護造成內漏。
③在正常操作時,施工遺留物劃傷密封面,造成內漏。
④清管不當造成密封面損傷造成內漏。
⑤長期不保養或不活動閥門,造成閥座和球體抱死,在開關閥門時造成密封損傷形成內漏。
⑥球閥開關不到位造成內漏,任何球閥無論開、關位,一般傾斜2°~3°就可能引起泄漏。
⑦許多大口徑球閥大都有閥桿止動塊,如果使用時間長,由于銹蝕等原因在閥桿和閥桿止動塊間將會堆積鐵銹、灰塵、油漆等雜物,這些雜物將造成閥門無法旋轉到位而引起泄漏——如果閥門是埋地的,加長閥桿會產生并落下更多的銹蝕和雜質妨礙閥球旋轉到位,引起閥門泄漏。
⑧一般的執行機構也有限位,如果長期造成銹蝕,潤滑脂硬化或限位螺栓松動將使限位不準確,造成內漏。
⑨電動執行機構的閥位設定靠前,沒有關到位造成內漏。
⑩缺乏周期性的維護和保養,造成密封脂變干、變硬,變干的密封脂堆積在彈性閥座后,阻礙閥座運動,造成密封失效。
天然氣管線上常用的是固定軸球閥,其一般的檢查方法是:將閥門轉動到全開或全關位,通過閥體排污嘴的排放檢查是否有泄漏。如果可以排干凈,則證明密封良好。如果始終有壓力排出,則可以認為閥門泄漏了,這時要對閥門進行相應的處理。